Thursday, November 25, 2010

唐代的运动

蹴鞠

也称蹴球,与今天的足球运动类似,紧张激烈。唐代宫廷盛行蹴鞠,在长安大明宫、梨园、华清池等地均修建了蹴鞠的活动场地。寒食清明时节比赛尤多,人欢球跃,特别热闹。
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。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: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。球的形状更圆了。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,“嘘气闭而吹之”,成为充气的球,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。据世界体育史记载,英国发明吹气的球是在十一世纪,比中国唐代晚了三、四百年时间。
  
唐代的球体轻了,可以踢高。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,称为“络网为门以度球”。在踢球方法上,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,“僻脱承便,盖象兵戍”。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。唐代分队比赛,已不是直接对抗,而是中间隔着球门,双方各在一侧,以射门“数多者胜”。从足球技术来说,是一种发展:而间接对抗,从体力训练来说,却是足球运动的一个退步。
  
由于球体轻了,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,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。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,以蹴鞠踢高、踢出花样为能事,称为“白打”。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《宫词》说在寒食节这一天,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为乐。唐太宗、玄宗都爱看踢足球,当时球门是“树两修竹,络网于上,以门为度球。球又分左右朋,以角胜负”。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,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。
  
不仅皇帝宫中有这样的习俗活动,民间也有。诗人王维《寒食城东即事》诗中说,“蹴鞠屡过飞鸟上,秋千竞出垂杨里”,可见踢球之高。杜甫《清明》诗中也说,“十年蹴鞠将雏远,万里秋千习俗同”,也说明了踢球习俗的普遍。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,诗人陆游在《春晚感亭》诗中描写过这个情景:“寒食梁州十万家,秋千蹴鞠尚豪华。”又《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》诗中有“路入梁州似掌平,秋千蹴鞠趁清明”的诗句。
  
有比赛就有球星。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?如果你读的古书多,大概已经猜到了:恶少年。更出挑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,例如唐文宗,常常爬上一个“勤政楼”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,这场景可真够讽刺的,比起列祖列宗,市井气重了不少。当然,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如此,等到几代之后的唐僖宗,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恶少年,亲自蹴鞠斗鸡,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,六军都跑光了,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恶少年出身的“打球供奉”跟着他,可见感情深厚。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,本来就有不少是恶少年,平日间就在街上蹴鞠斗鸡赌博的。

好围棋投壶之戏,人就蹴鞠。
《旧唐书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

戊辰,幸勤政楼观角抵、蹴鞠。
《旧唐书》文宗本纪




马球

马球(当时记载多用“毬”字)是骑着马用棍打球的运动。这种运动古时叫"击鞠",东汉时已开始出现,到了唐代,从皇室到民间都非常盛行,它是唐代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,既富娱乐性,又可以作为训练骑兵的手段。

马球运动的产生,与唐太宗有莫大关系。他十几岁就开始了戎马生涯,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文治武功全能型封建君主。长期征战的经历,使他养成了高度重视军队训练的习惯。特别是骑兵,需要专门训练,马球就在这个背景下日益受到重视。

马球的球场宽阔平坦,四周插满红旗。球和棍都用木做,球坚硬圆滑,有拳头般大小,外面涂上红色的漆;木棍有数尺长,顶端弯曲,像一根手杖,叫做“毬杖”。

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严格规定,比赛可採用单球门或双球门的形式,每入一球得一分,一分称一筹。裁判员叫“唱筹”,球队得一筹便得一面红旗;失一筹则减一面红旗,胜负以双方得到的红旗多少来决定。


唐代,马球除了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外,还用来训练军队。在乾陵章怀太子墓出土的《马球图》,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马球比赛的激烈情景。

甲子,上御三殿,观两军、教坊、内园分朋驴鞠、角抵。
《旧唐书》文宗本纪
英乂爱其地胜选,辄坏绘像自居之,众始不平。又教女伎乘驴击球,钿鞍宝勒及它服用,日无虑数万费,以资倡乐,未尝问民间事,为政苛暴,人以目相谓
《新唐书》卷一百三十三 列传第五十


竞渡
端午节有赛龙舟的节俗,宫中竞渡不一定安排在端午节那天。古代龙舟竞渡,以唐宋时为最盛。唐代的皇帝如唐玄宗、唐敬宗都爱观看龙舟之戏,唐敬宗甚至下令动用巨资建造20艘巨大的龙舟,供自己在端午节时观赏龙舟竞渡之用。唐代龙舟竞渡活动的规模较为宏大,动辄有数十艘巨大的龙舟参赛,届时观者如潮,喊声震天。

元和十五年九月辛丑,大合乐于鱼藻宫,观竞渡。
《旧唐书》穆宗本纪

宝历元年五月庚戌,幸鱼藻宫观竞渡;宝历二年三月戊寅,幸鱼藻宫观竞渡。
《旧唐书》敬宗本纪

角抵

又称角力、校力、贯交、争交等,后世称为“相扑”,类似摔跤。

唐朝宫中有“角抵队”,“相扑棚”,节日、举行南郊大礼、内廷赐宴,一般都要安排角抵节目。宪宗时,角抵与马球同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。

甲子,上御三殿,观两军、教坊、内园分朋驴鞠、角抵。戏酣,有碎首折臂者,至一更二更方罢。
《旧唐书》敬宗本纪
拔河
又称拔絙、牵钩。唐代对拔河用的绳索有改进,进一步明确了比赛规则,使这这项运动臻于完善。作为宫中游戏,拔河比赛经常是在宫女中进行,皇帝往往只观看而不参与。

拔河在唐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,当时的比赛一般用几十丈长的大麻绳,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索,几百人分成两队,中间立大旗为界,旁边的观众擂鼓呐喊助威,场面热闹非凡。唐朝的拔河如此兴盛,是因为上有所好,当时拔河是帝王们喜爱的一项活动,成为宫廷重要的娱乐项目。唐代拔河,其参赛人数之多,阶层之广泛,规模之巨大,影响之深远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史上所罕见的,其活动遍及民间、军队、宫廷,甚至输出国外,成为唐代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。

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拔河比赛是在唐朝。公元780年至805年间的唐德宗时代,社会比较安定,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比较活跃,群众喜爱的各种杂技、角抵、舞蹈等百戏活动很兴盛,德宗皇帝也很喜爱看拔河。他令壮士千人,分为两队,进行规模浩大的拔河比赛,绳索长千尺,各方分系小绳,两队之间竖有长旗作为标志,以定胜负,比赛一开始,鼓声露天,人声沸腾。健将们个个汗流浃背,观众席上无论是百姓或大夫,或将军,几万人在呐喊助威,真是气撼山岳,蔚为壮观。

令中书门下供奉官五品以上、文武三品以上并诸学士等,自芳林门入集于梨园球场,分朋拔河,帝与皇后、公主亲往观之。
《旧唐书》中宗本纪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